一般情況下,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梭菌經由皮膚或黏膜傷口侵入人體,在缺氧環境下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肌痙攣的一種特異性感染。破傷風梭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如土壤、人和動物的糞便等。當機體出現較深的傷口,或傷口被泥土、糞便等污染時,破傷風梭菌就有機會進入人體。在適宜的條件下,該細菌會大量繁殖並產生痙攣毒素和溶血毒素。痙攣毒素會作用於神經系統,干擾神經衝動的正常傳遞,導致肌肉持續性收縮和強烈痙攣。破傷風的典型症狀包括牙關緊閉、苦笑面容、角弓反張等。病情嚴重時,呼吸肌也會受到影響,引發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而且,破傷風的潛伏期通常為 7 - 8 天,可短至 24 小時或長達數月、數年。日常生活中,對於可能出現的傷口要及時正確處理。淺表傷口應徹底清潔、消毒;較深或污染嚴重的傷口,需盡快就醫,進行清創等專業處理。受傷後若不確定是否需要採取預防措施,應咨詢醫生。一旦懷疑感染破傷風,務必盡早治療,嚴格遵醫囑用藥、護理,以降低疾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