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當心肌缺血引發較嚴重症狀,如頻繁發作且難以緩解的心絞痛、出現心功能不全表現等情況時需打點滴。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當心肌缺血症狀較輕時,通過口服藥物等方式往往就能控制病情,改善心肌供血。比如一些患者僅偶爾出現輕微胸痛,持續時間短,通過服用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代謝等藥物,可使症狀得到較好緩解,此時通常不需要打點滴。但若是心肌缺血情況較為嚴重,頻繁發作心絞痛,疼痛程度較重、持續時間較長,口服藥物效果欠佳,或者已經出現了心功能不全,如呼吸困難、水腫等表現,就需要通過打點滴的方式來快速改善心肌缺血狀況。打點滴能使藥物更快進入血液循環,發揮擴張血管、增加心肌供血、改善心臟功能等作用,以緩解病情,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日常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與過度勞累,飲食上遵循低鹽低脂原則,多吃新鮮蔬果,戒煙限酒,適當進行舒緩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同時要嚴格按照醫生囑咐定期復查,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