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在中醫里通常被診斷為肺積。中醫對疾病的診斷是基於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肺積這一診斷名稱,是依據肺癌患者所表現出的症狀、體徵以及疾病發展過程等綜合判斷而來。肺臟作為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主氣司呼吸,外合皮毛,開竅於鼻。當人體正氣虧虛,外邪乘虛而入,或因情志失調、飲食不節等因素,導致肺臟功能失調,氣血運行不暢,痰濕、瘀血等病理產物在肺內積聚,日久形成腫塊,就出現了類似肺癌的病症表現,故而以肺積來命名。肺積涵蓋了肺癌患者常見的咳嗽、咯血、胸痛、發熱、消瘦等症狀。中醫通過對這些症狀的細緻觀察和分析,辨別患者的體質、氣血、陰陽等方面的虛實盛衰,從而制定出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在日常生活中,對於疑似或確診為肺積的患者,應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以恢復正氣。飲食上,宜清淡且富有營養,多食用有助於潤肺、健脾、益氣的食物,如山藥、百合等。同時,要注意避免吸入刺激性氣體,如霧霾、油煙等,減少對肺臟的進一步損傷。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促進身體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