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傳染來源有患者、隱性感染者、被污染的物品、水源、空氣飛沫等。1. 患者:手足口病患者在發病期,其口腔、手足等部位的皰疹液、呼吸道分泌物以及糞便中都含有大量病毒,是重要的傳染源。發病初期傳染性最強,隨著病情發展,病毒數量逐漸減少,但在症狀消失後的數周內仍可能排出病毒,具有傳染性。2. 隱性感染者:這類人群感染了手足口病病毒,但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不易被察覺。他們體內攜帶病毒並可排出,能夠將病毒傳播給他人,在疾病傳播中起到重要的隱匿作用。3. 被污染的物品:患者或隱性感染者接觸過的物品,如玩具、餐具、衣物等,可能被病毒污染。健康人接觸這些物品後,再觸摸自己的口、鼻等部位,就容易感染病毒。4. 水源: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是傳染來源之一。如果飲用或接觸了受污染的水,病毒可通過口腔或破損皮膚進入人體,引發感染。5. 空氣飛沫:患者咳嗽、打噴嚏時產生的飛沫中含有病毒,在空氣中傳播,健康人吸入後可能感染手足口病。在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這種傳播方式更為常見。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避免接觸患者及其使用過的物品,保持居住環境清潔、通風良好。若懷疑感染手足口病,應及時就醫並遵醫囑治療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