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被咬傷後24小時內接種狂犬疫苗較為有效,通常在72小時內接種也有一定作用。人體被攜帶狂犬病毒的動物咬傷後,病毒會通過傷口進入人體,並在局部組織中少量增殖,隨後侵入近處的末梢神經。隨著時間推移,病毒會沿著神經的軸突向中樞神經作向心性擴展,至脊髓的背根神經節大量繁殖,入侵脊髓並很快到達腦部,主要侵犯腦幹、小腦等處的神經細胞。如果能在病毒大量繁殖並侵犯中樞神經之前接種狂犬疫苗,疫苗刺激機體產生的抗體就能及時中和病毒,阻止病毒進一步擴散,從而達到預防狂犬病的目的。在實際臨床中,很多案例顯示在被咬傷24小時內接種狂犬疫苗,預防效果非常好。因為此時病毒大多還處於局部組織,尚未大量侵入神經。而在72小時內接種,雖然病毒可能已經開始向神經擴散,但疫苗產生的抗體仍有機會在病毒到達中樞神經前將其控制住。不過,隨著時間的延長,病毒在體內擴散的範圍和程度會增加,疫苗發揮作用的難度也會增大,預防效果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日常生活中,一旦被動物咬傷,無論傷口大小,都要及時處理並盡快前往醫院接種狂犬疫苗。不要因為覺得傷口不嚴重或者心存僥倖而延誤接種時機。同時,要按照醫生的安排,按時完成整個接種流程,以確保身體能產生足夠的抗體來對抗可能存在的狂犬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