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暈起了很多疙瘩,可能是蒙氏結節、皮膚過敏、局部感染、濕疹、皮脂腺囊腫等引起的。1. 蒙氏結節:在孕期或哺乳期,激素水平變化可能導致乳暈周圍出現蒙氏結節,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無需特殊處理。2. 皮膚過敏:接觸到過敏原,如內衣材質、洗滌劑等,可能引起乳暈皮膚過敏,出現疙瘩。應避免接觸過敏原,可塗抹抗過敏藥膏。3. 局部感染:乳暈部位皮膚破損後,細菌侵入可能導致感染,出現紅腫、疙瘩等症狀。需保持局部清潔,外用抗感染藥物。4. 濕疹:乳暈部位長期處於潮濕環境,可能引發濕疹,導致疙瘩出現。要注意保持局部乾燥,使用濕疹藥膏。5. 皮脂腺囊腫:乳暈部位的皮脂腺導管堵塞,皮脂積聚可能形成皮脂腺囊腫,表現為疙瘩。較小的囊腫可觀察,較大的可能需要手術切除。如果奶暈起疙瘩的情況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不適,建議及時就醫,以便明確診斷並進行相應的治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乳暈部位的清潔衛生,選擇合適的內衣,避免過度摩擦和刺激乳暈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