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體胃潰瘍在胃鏡下表現為胃黏膜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的缺損,邊界清晰,底部平整,可覆蓋有白苔或黃苔,周圍黏膜常有充血、水腫。胃潰瘍的形成主要是胃黏膜的保護作用與胃酸、胃蛋白酶等侵襲因素之間的平衡被打破。當胃酸分泌過多,或者胃黏膜的防禦機制減弱時,胃酸和胃蛋白酶就會對胃黏膜自身進行消化,從而形成潰瘍。胃潰瘍會給人體帶來諸多不良影響。患者常常會感到上腹部疼痛,這種疼痛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比如在進食後一段時間出現,然後緩解,之後又再次發作。疼痛的程度因人而異,輕者可能只是隱痛不適,重者則可能劇痛難忍,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長期的胃潰瘍還可能導致出血、穿孔等嚴重併發症。出血時,患者可能出現黑便,嚴重的會有嘔血現象;穿孔則會引發急性腹膜炎,出現劇烈腹痛、腹肌緊張等症狀,甚至危及生命。在日常生活中,有胃潰瘍的患者要格外注意飲食。盡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這些食物會刺激胃酸分泌,加重潰瘍症狀。保持規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因為熬夜會影響身體的內分泌和神經系統,間接影響胃部的正常功能。同時,要慎用對胃黏膜有刺激的藥物,如需用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