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珍
副主任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一般來說,間歇性腦梗塞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疾病。間歇性腦梗塞,又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由於腦部供血暫時中斷或減少,導致神經功能障礙。雖然這種發作通常是短暫的,症狀可能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緩解,但它卻是腦梗塞的重要預警信號。間歇性腦梗塞的症狀多種多樣,包括突然出現的肢體無力、麻木、言語不清、視力模糊、頭暈等。這些症狀的出現是因為腦部的特定區域暫時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供應,影響了該區域的神經功能。如果不及時治療,間歇性腦梗塞可能會發展為完全性腦梗塞,導致永久性的神經損傷和殘疾。對於間歇性腦梗塞,及時的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醫生通常會通過詳細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和相關的影像學檢查來明確診斷。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改變生活方式等。藥物治療主要是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藥物等,以防止血栓的形成和擴大。改變生活方式包括戒煙限酒、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控制體重、控制血壓和血糖等,這些措施有助於降低腦梗塞的發生風險。間歇性腦梗塞雖然症狀可能是短暫的,但潛在的風險不容忽視。一旦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盡早診斷和治療,降低腦梗塞的發生風險。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上,要注意營養均衡,多吃蔬菜、水果,減少高脂肪、高鹽、高糖食物的攝入。同時,要適量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增強體質。要定期進行體檢,監測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如有異常,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