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缺乏的原因主要有:1.膳食中蛋白質和能量能量供應不足,合成蛋白質需要的各種必須氨基酸和非必須氨基酸,數量不足且比例不當,如果攝入熱量不足一部分的蛋白質還會被轉變成為葡萄糖以供應能量,從而造成蛋白質的缺乏,飲食蛋白質缺乏常伴有總熱量能量攝入不足。2.消化吸收不良,由於腸道疾病影響食物的攝入和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如慢性痢疾,腸結核,潰瘍性結腸炎等腸道疾病,不但食慾減少,而且腸蠕動加速,阻礙營養物質吸收造成蛋白質缺乏。三.蛋白質合成障礙,肝臟是合成蛋白質的重要器官,肝臟發生病變,如肝硬化,肝癌,肝炎等會使肝臟合成蛋白質的能力下降,出現負氮平衡及低蛋白血症成為腹水和浮腫的原因之一。4.蛋白質丟失過多分解過剩,如腎炎可從尿中失去大量蛋白質,每日可達10~20克,而體內合成蛋白質難以補償,形成腹水使蛋白質損失嚴重。創傷、手術,甲狀腺功能亢進等能加速組織蛋白質的分解、破壞、造成負氮平衡。蛋白質缺乏症的營養治療原則是在找出病因基礎上全面加強營養,盡快提高患者的營養水平,供給足夠的熱能和優質蛋白,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消化機能減退者則用流食少食多餐,提高蛋白質營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