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服用降壓藥可能存在低血壓、電解質紊亂、肝腎功能損害、影響血糖血脂代謝、過敏反應等危害。
1. 低血壓:降壓藥過量服用或患者對藥物過於敏感,會使血壓降得過低,導致頭暈、乏力、心慌,嚴重時影響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血液灌注,引發休克等危險情況。
2. 電解質紊亂:部分降壓藥如噻嗪類利尿劑,長期使用會影響體內電解質平衡,導致低鉀血症或高鉀血症。低鉀時出現肌無力、腹脹、心律失常;高鉀則可能引起心臟傳導阻滯、心律失常,甚至心臟驟停。
3. 肝腎功能損害:多數藥物經肝腎代謝,長期服降壓藥增加肝腎負擔。可能導致肝功能指標異常,如轉氨酶升高;腎功能受損表現為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嚴重時發展為腎衰竭。
4. 影響血糖血脂代謝:某些降壓藥會干擾體內糖脂代謝,使血糖、血脂升高。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不利於心血管系統整體健康。
5. 過敏反應:少數人對降壓藥成分過敏,出現皮疹、瘙癢、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過敏可危及生命。
長期服用降壓藥雖有危害,但不能擅自停藥。要定期監測血壓、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等指標,根據醫生建議調整用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藥物不良反應風險,有效控制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