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肛回不去可通過手法復位、藥物治療、膠布固定、注射療法、手術治療等方法處理。
1. 手法復位:對於脫肛回不去的情況,手法復位是較為常用的初始方法。讓患者放鬆,取合適體位如膝胸位或側臥位,醫生洗淨雙手並塗抹潤滑劑,輕柔地將脫出的直腸緩慢推回肛門內。這一方法能直接使脫出的組織歸位,緩解局部的嵌頓和不適,避免組織因長時間脫出而發生缺血、壞死等嚴重後果。
2. 藥物治療:遵醫囑用藥,如使用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其具有消腫止痛、去腐生肌的作用,能減輕脫肛部位的炎症和腫脹,利於回納;復方角菜酸酯栓,可在直腸內形成一層保護膜,減輕直腸黏膜的摩擦,促進恢復;補中益氣丸,通過調節身體機能,提升中氣,增強直腸的固定能力,輔助脫肛回納。
3. 膠布固定:在脫肛回納後,使用膠布進行固定。將兩側臀部拉攏,用寬膠布在肛周皮膚粘貼固定,限制肛門局部活動,防止直腸再次脫出。這種方法能在一定時間內維持直腸的回納狀態,為組織恢復提供穩定環境,減少因日常活動導致的再次脫出風險。
4. 注射療法:將硬化劑注射到直腸黏膜下層或直腸周圍組織,使黏膜與肌層、直腸與周圍組織產生無菌性炎症,粘連固定,增強直腸的固定能力,防止再次脫出。通過這種方式,能改變直腸周圍的組織結構,增加直腸的穩定性,從而有效解決脫肛回不去的問題。
5. 手術治療:當上述方法效果不佳時,可考慮手術治療。如直腸懸吊固定術,通過手術將直腸固定在周圍組織上,恢復其正常解剖位置,增強直腸的穩定性,從根本上解決脫肛問題。手術能直接針對病變部位進行處理,糾正直腸的異常位置,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日常需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防止腹壓增加導致脫肛復發。避免久坐、久站,適當進行提肛運動,增強肛門括約肌的力量。飲食上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攝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