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歲睡覺老打呼嚕可能是肥胖、鼻腔疾病、咽部疾病、睡眠姿勢不當、飲酒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控制體重、治療鼻腔疾病、處理咽部問題、調整睡眠姿勢、避免飲酒等。
1. 肥胖:肥胖會導致頸部脂肪堆積,使氣道變窄,增加氣道阻力從而引起打呼嚕。對於肥胖導致打呼嚕的 60 歲人群,應積極控制體重。通過合理飲食,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食物攝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纖維食物的攝取。同時配合適度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每周堅持一定次數和時長,逐漸減輕體重,緩解氣道狹窄情況,改善打呼嚕症狀。
2. 鼻腔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鼻腔疾病會阻礙鼻腔通氣,引起打呼嚕。對於鼻中隔偏曲,症狀較輕者可遵醫囑使用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改善鼻腔通氣;鼻息肉患者,較小息肉可先嘗試藥物治療,如遵醫囑口服桉檸蒎腸溶軟膠囊、通竅鼻炎片、鼻淵通竅顆粒,若藥物治療無效則需考慮手術切除。
3. 咽部疾病: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等咽部疾病可使咽腔狹窄,引發打呼嚕。對於扁桃體肥大,急性發作期可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羅紅霉素片控制炎症;若經常反復發炎或過度肥大影響呼吸,可考慮手術切除。腺樣體肥大患者,保守治療可遵醫囑使用孟魯司特鈉咀嚼片、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噴霧劑、鼻淵舒口服液,效果不佳時需手術治療。
4. 睡眠姿勢不當:仰臥位時舌根後墜,容易堵塞氣道導致打呼嚕。60 歲睡覺老打呼嚕的人可嘗試調整睡眠姿勢,盡量採取側臥位睡眠。可在背部放置一個小軟枕,當不自覺轉為仰臥位時會因不適而重新回到側臥位,通過保持側臥位睡眠,減少舌根後墜對氣道的堵塞,從而減輕打呼嚕症狀。
5. 飲酒:飲酒會使咽喉部肌肉鬆弛,導致氣道狹窄,引發打呼嚕。60 歲人群應避免睡前飲酒,減少酒精對咽喉部肌肉的影響,保持氣道肌肉的正常張力,維持氣道通暢,進而緩解打呼嚕情況。
60 歲睡覺老打呼嚕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休息,保證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飲食上盡量清淡,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攝入。定期進行體檢,監測身體狀況。若打呼嚕症狀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呼吸暫停等嚴重情況,應及時就醫復查,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