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腰駝背可能是姿勢不良、肌肉力量不平衡、脊柱側彎、強直性脊柱炎、維生素 D 缺乏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姿勢矯正、康復訓練、支具治療、藥物治療等。
1. 姿勢不良:長期不正確的坐姿、站姿等導致習慣性彎腰駝背。應時刻提醒保持正確姿勢,坐時挺直腰背,雙肩後展,站時抬頭挺胸。可借助一些輔助工具如背背佳等幫助矯正姿勢,同時進行簡單的伸展運動,如頸部伸展、肩部環繞等,每天定時練習,逐漸養成良好姿勢習慣。
2. 肌肉力量不平衡:背部肌肉力量弱、腹部肌肉緊張等造成。可進行針對性康復訓練,如小飛燕動作,趴在床上,雙臂雙腿伸直向上抬起;平板支撐,保持身體呈一條直線,鍛鍊核心肌群。還可進行背部肌肉拉伸,如雙手在身後交叉,挺胸抬頭,感受背部肌肉拉伸,每組動作堅持一定時間,每天多組。
3. 脊柱側彎:輕度脊柱側彎可通過佩戴支具矯正,根據側彎程度和身體情況定制合適支具,每天按要求佩戴一定時長。同時配合康復訓練,如特定的脊柱矯正體操。定期復查,觀察脊柱側彎變化情況,若側彎嚴重可能需手術治療。
4. 強直性脊柱炎:遵醫囑使用柳氮磺吡啶腸溶片、雙氯芬酸鈉緩釋膠囊、甲氨蝶呤片等藥物控制炎症,緩解疼痛。同時進行適當運動,如游泳,對脊柱和關節有較好鍛鍊作用。保持正確姿勢和關節活動度,防止脊柱和關節畸形加重。
5. 維生素 D 缺乏:多補充富含維生素 D 的食物,如魚肝油、蛋黃、牛奶等。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多曬太陽促進維生素 D 合成。必要時遵醫囑補充維生素 D 滴劑,促進鈣吸收,增強骨骼強度,改善因維生素 D 缺乏導致的骨骼問題引起的彎腰駝背。
日常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問題,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