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散瞳後近視可通過佩戴框架眼鏡、使用角膜塑形鏡、滴用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增加戶外活動、進行近視手術等方法應對。
1. 佩戴框架眼鏡:框架眼鏡是矯正近視最常見的方法。對於散瞳後發現近視的情況,其能通過合適度數的鏡片,將光線準確聚焦在視網膜上,從而改善視力。框架眼鏡方便、經濟且安全。選擇時,需進行準確驗光,根據近視度數挑選合適鏡片,鏡架要選擇材質輕便、佩戴舒適的,以確保長時間佩戴的舒適性和穩定性,幫助近視患者清晰視物,減緩近視發展。
2. 使用角膜塑形鏡:角膜塑形鏡是一種特殊設計的硬性隱形眼鏡。在晚上睡覺時佩戴,通過對角膜的物理壓迫作用,改變角膜表面的形態,使角膜中央變平,從而暫時降低近視度數。白天摘下後,能保持較好的裸眼視力。對於散瞳後確診的近視患者,它可以有效控制眼軸增長,進而控制近視度數的加深,尤其適用於青少年近視患者。
3. 滴用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遵醫囑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0.02%阿托品滴眼液、0.05%阿托品滴眼液。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能通過放鬆睫狀肌,解除睫狀肌痙攣,從而緩解因睫狀肌緊張導致的近視加深。其作用機制是抑制乙酰膽鹼與受體結合,減少睫狀肌收縮,對散瞳後發現的近視有一定的防控作用,可減緩近視度數的快速上升。
4. 增加戶外活動:戶外活動能讓眼睛充分接觸自然光線,促使視網膜釋放多巴胺,多巴胺可以抑制眼軸的增長,從而對近視起到防控作用。對於散瞳後發現近視的人,每天保證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如散步、跑步、打球等,能有效降低近視發展的速度,是一種簡單且有效的近視防控方法。
5. 進行近視手術:近視手術適用於年滿18週歲且近視度數穩定的人群。常見的近視手術如激光近視手術,通過切削角膜組織改變角膜曲率,使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還有晶體植入手術,將人工晶體植入眼內來矯正近視。對於散瞳後確診近視且符合手術條件的患者,手術能有效矯正近視,達到摘掉眼鏡的目的,但手術有一定風險和適應症,需謹慎選擇。
散瞳發現近視後,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眼睛與書本距離約33釐米。控制用眼時間,每用眼30 - 40分鐘休息10 - 15分鐘。減少使用電子設備時間,避免在光線過強或過暗環境下用眼。定期進行視力檢查,及時瞭解視力變化情況,必要時遵醫囑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