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有痔瘡而且肛門裂開了可通過坐浴、塗抹藥膏、口服藥物、改善生活習慣、手術治療等方法來應對。
1. 坐浴:對於痔瘡和肛門裂開情況,坐浴能有效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與腫脹。溫水坐浴可使肛門局部血管擴張,減輕痔瘡淤血狀態,同時清潔肛門,減少細菌滋生,利於肛裂傷口愈合。每天早晚各進行一次,每次 15 - 20 分鐘,水溫控制在 40 - 45 攝氏度為宜。可在溫水中加入適量高錳酸鉀,配製成 1:5000 的溶液,其具有消毒殺菌作用,能更好地促進病情恢復。
2. 塗抹藥膏:遵醫囑塗抹痔瘡膏、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復方角菜酸酯乳膏等藥物對痔瘡和肛裂有治療效果。痔瘡膏可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減輕痔瘡炎症與水腫;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能促進肛裂處皮膚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傷口愈合;復方角菜酸酯乳膏能在肛門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減輕摩擦和刺激,緩解疼痛。將藥膏均勻塗抹於肛門周圍及肛裂處,每天 2 - 3 次。
3. 口服藥物:遵醫囑服用地奧司明片、邁之靈片、槐角丸等藥物有助於改善病情。地奧司明片可增強靜脈張力,改善微循環,減輕痔瘡的腫脹;邁之靈片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減輕組織水腫,緩解痔瘡和肛裂帶來的不適;槐角丸有涼血止血、清腸疏風的功效,可緩解痔瘡出血症狀,減少因出血導致的局部感染風險,利於肛裂愈合,按照說明書或遵醫囑服用。
4. 改善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對痔瘡和肛裂恢復很關鍵。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久坐久站,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穀類等,可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秘和腹瀉,減少對肛門的刺激。便秘會使腹壓增加,加重痔瘡症狀,還可能導致肛裂傷口裂開;腹瀉則會頻繁刺激肛門,不利於傷口愈合。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如散步、慢跑等,可增強體質,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肛門局部壓力。
5. 手術治療:當痔瘡和肛裂症狀嚴重,經保守治療無效時,需考慮手術治療。手術可直接切除病變組織,如外痔切除術、內痔結扎術等治療痔瘡,肛裂切除術、肛管內括約肌切斷術等治療肛裂。手術能從根本上解決痔瘡和肛裂問題,但手術有一定風險,術後需一段時間恢復,要嚴格遵循醫生的術後護理指導,包括傷口清潔、飲食調整等。
日常要注意保持肛門清潔,排便後用溫水清洗。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局部充血和疼痛。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睡眠,以利於身體恢復。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瞭解病情變化並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