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後一直吐可能是酒精刺激胃黏膜、胃腸蠕動紊亂、體內缺水、電解質失衡、酒精過敏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飲食、補充水分電解質、藥物治療、就醫處理等。
1. 酒精刺激胃黏膜:酒精具有較強刺激性,進入胃部後會直接刺激胃黏膜,引發嘔吐反射。可先禁食一段時間,讓胃得到休息,之後適量飲用溫水、溫牛奶或蜂蜜水,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若嘔吐嚴重,遵醫囑服用鋁碳酸鎂咀嚼片、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硫糖鋁混懸液,減輕胃黏膜刺激,緩解嘔吐症狀。
2. 胃腸蠕動紊亂:酒精干擾胃腸正常蠕動節律,使其蠕動過快或過慢,導致食物排空異常,引起嘔吐。可嘗試輕柔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胃腸蠕動恢復正常。適當走動也有助於胃腸功能調整。若症狀持續,遵醫囑口服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分散片、健胃消食片,增強胃腸動力,改善嘔吐情況。
3. 體內缺水:醉酒後嘔吐會導致身體丟失大量水分,造成脫水,進而刺激嘔吐中樞加重嘔吐。應及時補充水分,可少量多次飲用淡鹽水或口服補液鹽。若無法口服,需就醫通過靜脈輸液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維持身體水鹽平衡,緩解因脫水引發的嘔吐。
4. 電解質失衡:頻繁嘔吐會使體內鉀、鈉、氯等電解質大量丟失,破壞體內電解質平衡,影響神經肌肉功能,導致嘔吐不止。可飲用含有電解質的飲料,如運動飲料。症狀嚴重時,需就醫檢查電解質情況,遵醫囑靜脈輸注氯化鉀注射液、氯化鈉注射液、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糾正電解質紊亂。
5. 酒精過敏:部分人對酒精過敏,飲酒後免疫系統會將酒精識別為外來異物,啓動免疫反應,出現嘔吐等過敏症狀。應立即停止飲酒,避免接觸過敏原。症狀較輕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膠囊、依巴斯汀片緩解過敏症狀。若出現呼吸困難等嚴重過敏反應,需立即送醫急救。
日常要注意適量飲酒,避免空腹飲酒,飲酒前可適當進食。飲酒過程中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若醉酒後嘔吐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出現其他嚴重不適,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