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第三天仍有點出血,可能是凝血塊脫落、局部感染、創口過大、全身血液系統疾病、血管損傷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壓迫止血、藥物治療、縫合止血等。
1. 凝血塊脫落:拔牙後形成的凝血塊對創口愈合及止血至關重要。若因過早漱口、刷牙用力、進食過硬食物等導致凝血塊脫落,就會引起出血。此時可使用無菌棉球或紗布咬在拔牙創口處,持續壓迫30 - 60分鐘進行止血。若出血仍不止,需及時就醫,重新處理創口並促進凝血塊形成。
2. 局部感染:拔牙創口若受到細菌感染,炎症刺激會使創口充血、水腫,導致出血。遵醫囑口服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片、頭孢克肟顆粒控制感染,同時使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潔,抑制細菌滋生,促進炎症消退,緩解出血症狀。
3. 創口過大:複雜牙齒拔除或拔牙過程中操作不當,可能造成創口過大,不易止血。這種情況需就醫,醫生會根據創口情況進行縫合止血,將創口拉攏縮小,促進愈合,減少出血。術後需注意保護創口,避免外力刺激。
4. 全身血液系統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等血液系統疾病,會影響凝血功能,導致拔牙後出血不止。應及時就醫進行血常規、凝血功能等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後,針對具體疾病進行相應治療,如補充血小板、凝血因子等。
5. 血管損傷:拔牙時若不小心損傷較大血管,也會引起持續出血。需盡快就醫,醫生會根據情況採取結扎止血或使用止血藥物等方法處理,必要時可能需住院觀察治療。
拔牙後要注意保持口腔衛生,避免劇烈運動,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避免食用辛辣、過熱、過硬食物。嚴格按照醫生囑咐的時間復診,若出血情況加重或出現其他異常,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