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吐奶嗆到鼻子可能是餵養不當、胃食管反流、吞咽功能不協調、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喉軟骨軟化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餵養方式、體位治療、藥物治療等。
1. 餵養不當:餵奶過快、過多,或者餵奶時嬰兒姿勢不正確,都可能導致吐奶並嗆到鼻子。應調整餵奶姿勢,將嬰兒頭部抬高並保持一定傾斜度,餵奶後適當竪抱、拍嗝,控制餵奶速度和量,避免在嬰兒哭鬧時餵奶。
2. 胃食管反流:嬰兒食管下括約肌發育不完善,易出現胃食管反流導致吐奶。可採取體位治療,如抬高床頭30°,睡眠時可採用仰臥位並將上半身墊高。遵醫囑用藥,如多潘立酮混懸液促進胃腸蠕動、鋁碳酸鎂混懸液保護食管黏膜、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抑制胃酸分泌。
3. 吞咽功能不協調:嬰兒吞咽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吞咽動作不熟練,易導致吐奶嗆鼻。餵奶時要耐心,少量多次餵奶,給嬰兒足夠時間吞咽。
4.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導致分泌物增多,刺激喉部引發吐奶。積極治療呼吸道感染,如遵醫囑使用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緩解感冒症狀、阿莫西林顆粒抗感染、氨溴索口服液化痰止咳。
5. 先天性喉軟骨軟化:喉部組織軟弱鬆弛,吸氣時組織塌陷,引起喉鳴和吐奶嗆鼻。一般隨著年齡增長可自行緩解,平時要注意預防感染,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日常要注意餵奶的細節,保持正確的餵奶姿勢,餵奶後避免立即讓嬰兒平躺。密切觀察嬰兒的情況,若吐奶嗆鼻頻繁或伴有其他異常症狀,如發熱、咳嗽、呼吸急促等,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