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過支架之後胃出血可能是抗凝藥物副作用、應激性潰瘍、胃部原有疾病、飲食不當、血管畸形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藥物、抑制胃酸分泌、治療基礎疾病、調整飲食、內鏡治療等。
1. 抗凝藥物副作用:做支架後需服用抗凝藥物預防血栓形成,但這類藥物可能影響凝血功能導致胃出血。治療時需遵醫囑調整抗凝藥物劑量,如減少阿司匹林腸溶片用量、更換為氯吡格雷片,必要時暫停華法林鈉片,同時密切監測凝血指標,根據結果進一步調整治療方案。
2. 應激性潰瘍:手術創傷等應激狀態下,胃黏膜防禦機制受損引發潰瘍出血。可遵醫囑使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抑制胃酸分泌,減少胃酸對胃黏膜刺激;鋁碳酸鎂咀嚼片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注射用生長抑素減少胃腸道血流,促進止血。
3. 胃部原有疾病:本身存在胃潰瘍、胃炎等疾病,做支架後身體抵抗力下降誘發胃出血。針對胃潰瘍,遵醫囑服用雷貝拉唑鈉腸溶片、康復新液、枸櫞酸鉍鉀膠囊;胃炎則可使用蘭索拉唑片、硫糖鋁混懸凝膠、多潘立酮片促進恢復。
4. 飲食不當:術後進食粗糙、刺激性食物,損傷胃黏膜導致出血。應調整飲食,先禁食一段時間讓胃黏膜修復,之後從流食如米湯、藕粉開始,逐漸過渡到半流食如粥、麵條,避免食用辛辣、生冷、堅硬食物。
5. 血管畸形:胃部血管畸形在支架術後因身體變化引發破裂出血。可通過內鏡治療,如內鏡下注射腎上腺素、使用熱探頭凝固止血、金屬鈦夾止血等,快速有效止血。
術後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勞累,飲食遵循少食多餐原則,選擇清淡易消化食物。定期復查血常規、凝血功能等指標,若出現黑便、腹痛加劇等異常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