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易出血可能是刷牙方法不正確、牙齦炎、牙周炎、血液系統疾病、缺乏維生素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正確刷牙、藥物治療、洗牙、治療血液疾病、補充維生素等。
1. 刷牙方法不正確:若刷牙時用力過猛或採用橫向刷牙等錯誤方式,易損傷牙齦導致出血。應學習巴氏刷牙法,將牙刷與牙長軸呈45度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齦-牙交界區,使刷毛一部分進入齦溝,一部分鋪於齦緣上,盡可能伸入鄰間隙內,用輕柔壓力使刷毛在原位進行前後方向短距離的水平顫動,每次顫動約4-5次,顫動時牙刷移動約1毫米,每次只刷2-3顆牙,再將牙刷移至下一組牙。
2. 牙齦炎:牙菌斑、牙結石等刺激牙齦引發炎症導致出血。可遵醫囑使用過氧化氫溶液沖洗齦溝、碘甘油局部上藥、甲硝唑口頰片含服。同時要進行洗牙,去除牙菌斑和牙結石,消除炎症。
3. 牙周炎:除牙菌斑、牙結石外,還可能有咬合創傷等因素。治療時需進行齦上潔治、齦下刮治等牙周基礎治療。遵醫囑服用阿莫西林膠囊、羅紅霉素分散片、奧硝唑片控制炎症,嚴重時可能需手術治療。
4. 血液系統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影響凝血功能導致口腔易出血。需到血液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後採取針對性治療,如輸血小板、使用免疫抑制劑等。
5. 缺乏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缺乏,可使牙齦脆弱易出血。可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檸檬、菠菜等,也可遵醫囑服用維生素C片、多維元素片、復方維生素片補充維生素。
日常要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飲食上營養均衡,避免食用過硬、過燙食物,減少對口腔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