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硬化指數偏高的症狀包括頭暈、頭痛、心悸、肢體麻木、記憶力減退等。
1. 頭暈:動脈硬化指數偏高可能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引起頭暈症狀,常表現為在日常活動中突然感到頭部昏沈、眩暈,嚴重時可能影響正常的行走和站立平衡。
2. 頭痛:腦部血管因動脈硬化發生變化,導致血管痙攣或局部壓力改變,引發頭痛,疼痛程度和性質因人而異,可為脹痛、刺痛或搏動性疼痛,有時還會伴有惡心等不適。
3. 心悸:心臟血管出現動脈硬化,影響心臟正常的血液供應和功能,導致心悸,患者會自覺心跳異常,如心跳過快、過慢或有心跳不規則的感覺。
4. 肢體麻木:四肢的血管因動脈硬化而供血不暢,會出現肢體麻木的症狀,多表現為手指、腳趾等部位的麻木感,嚴重時可能影響肢體的正常活動。
5. 記憶力減退:腦部長期供血不足,影響神經細胞的正常功能,導致記憶力減退,患者可能出現對近期發生的事情容易遺忘、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
發現動脈硬化指數偏高後,要注意調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飲食,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攝入,適度運動,戒煙限酒,控制體重。同時,要定期體檢,密切關注身體指標變化,若出現不適症狀加重等情況,需及時就醫,嚴格遵醫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