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疝氣可通過保守觀察、使用疝氣帶、手法復位、藥物輔助、手術治療等方法處理。
1. 保守觀察:對於新生兒疝氣,若症狀較輕,可先採取保守觀察的方式。新生兒身體處於快速發育階段,部分疝氣有自行愈合的可能。因為新生兒的腹壁肌肉在不斷生長髮育,隨著時間推移,一些較小的疝氣缺損有可能逐漸被肌肉填充修復。在此期間,家長要密切關注疝氣的情況,觀察腫物突出的頻率、大小變化,以及新生兒有無哭鬧不安、嘔吐等異常表現。若疝氣沒有頻繁發作且無不適症狀,可繼續觀察等待自愈。
2. 使用疝氣帶:使用疝氣帶是一種常見的輔助治療方法。疝氣帶能對疝氣部位起到一定的壓迫作用,阻止疝內容物突出。通過外力壓迫,可使疝環口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減少腹腔內組織通過疝環突出的機會,為疝環的自然愈合創造條件。在使用疝氣帶時,要選擇合適尺寸的產品,確保佩戴舒適且固定良好。將疝氣帶正確佩戴在新生兒腹部,對準疝氣部位,注意不要過緊,以免影響新生兒的血液循環和正常活動。同時,要定期檢查佩戴部位的皮膚,防止因長期壓迫出現皮膚損傷。
3. 手法復位:當新生兒疝氣出現嵌頓,即疝內容物被卡住不能回納時,在一定條件下可嘗試手法復位。手法復位需由專業醫生操作,醫生通過輕柔的手法,將突出的疝內容物緩慢推回腹腔。因為及時復位可以避免疝內容物長時間受壓導致缺血壞死等嚴重併發症。操作時,醫生會根據新生兒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體位和力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復位。但手法復位有一定的風險,如果嘗試復位失敗,應及時採取其他治療措施。
4. 藥物輔助:遵醫囑用藥可輔助治療新生兒疝氣,如小兒健脾顆粒,它能調節脾胃功能,增強消化吸收能力,有助於改善新生兒身體狀況,增強腹壁肌肉力量,對疝氣恢復有一定幫助;維生素AD滴劑,可促進鈣的吸收,有助於骨骼和肌肉的發育,利於腹壁肌肉的強壯;葡萄糖酸鋅口服液,能補充鋅元素,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組織修復,輔助疝氣的恢復。這些藥物從不同方面調節新生兒身體機能,為疝氣的愈合提供支持。
5. 手術治療:對於經過保守治療無效,或疝氣頻繁發作、嵌頓無法復位等情況,通常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可以直接修復疝環口,將疝內容物還納回腹腔,並加強腹壁的薄弱區域。通過手術,能從根本上解決疝氣問題,防止疝內容物再次突出。手術方式有多種,醫生會根據新生兒的具體病情、身體狀況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法。手術治療相對徹底,但也存在一定風險,術後需要密切觀察新生兒的恢復情況。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盡量減少新生兒哭鬧、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壓的情況,因為這些會加重疝氣症狀。要合理餵養,保證新生兒營養均衡,促進身體發育。同時,需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瞭解疝氣的恢復情況,若有異常應及時就醫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