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誤食馬桑果可通過催吐、洗胃、導瀉、藥物治療、對症治療等方法處理。
1. 催吐:馬桑果有毒,催吐能盡快排出孩子胃內尚未被吸收的馬桑果,減少毒素進一步吸收。發現孩子誤食馬桑果後,可刺激其舌根、咽喉部位,引發嘔吐反射,促使胃內容物吐出。操作時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孩子口腔及咽喉黏膜。讓孩子保持合適體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誤吸導致窒息。反復進行催吐,直至吐出物澄清無馬桑果殘渣。
2. 洗胃:洗胃能更徹底地清除胃內殘留的馬桑果及毒素。一般在孩子誤食馬桑果較短時間內進行效果較好。通過插入胃管,向胃內注入適量洗胃液,然後再將其引出,如此反復沖洗,直到洗出液清澈無味。洗胃液的選擇需根據具體情況,常用的有生理鹽水等。洗胃過程中要密切觀察孩子的生命體徵和反應,確保操作安全。
3. 導瀉:導瀉可加速腸道內毒素排出體外。口服導瀉藥物後,能促進腸道蠕動,使尚未吸收的馬桑果及毒素更快隨糞便排出。常用的導瀉藥物如硫酸鎂溶液、甘露醇注射液、番瀉葉煎劑等,遵醫囑用藥。使用導瀉藥物時要注意孩子的脫水情況,適當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防止因過度腹瀉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4. 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可對抗馬桑果毒素對身體的損害。如遵醫囑使用地西泮注射液,能有效控制驚厥發作,穩定孩子的神經系統;阿托品注射液可緩解平滑肌痙攣,減輕胃腸道不適症狀;維生素C注射液能起到一定的解毒和抗氧化作用,保護身體細胞免受毒素損傷。用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醫囑控制劑量和用藥時間,密切觀察孩子的藥物不良反應。
5. 對症治療:針對孩子出現的不同症狀進行相應治療。若孩子出現呼吸抑制,需及時給予呼吸興奮劑,必要時進行機械通氣,以維持呼吸功能;若有循環衰竭表現,要積極補充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藥物維持血壓穩定等。對症治療能最大程度減輕馬桑果中毒對孩子身體各器官的損害,提高救治成功率。
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監管,將可能有毒的植物、物品放置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一旦發現孩子誤食不明物品,應立即送醫。治療後要嚴格遵醫囑進行護理和復查,確保孩子身體完全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