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周胎動減少可通過改變體位、適當進食、吸氧、胎心監護、住院觀察等方法來應對。
1. 改變體位:36周胎動減少可能是胎兒在子宮內體位受限,孕婦可嘗試改變體位,比如從左側臥位變為右側臥位,或緩慢起身走動一下。因為改變體位能調整胎兒與子宮壁的相對位置,解除可能存在的臍帶受壓等情況,讓胎兒有更舒適的活動空間,從而刺激胎兒恢復正常胎動。
2. 適當進食:孕婦可吃一些甜食,如巧克力、糖果等。進食後孕婦體內血糖升高,胎兒獲得更多能量供應,會變得活躍,胎動也可能隨之增加。因為胎兒的能量來源主要依賴孕婦的血糖,血糖水平的提升能讓胎兒更有活力。
3. 吸氧:如果胎動減少懷疑是胎兒缺氧導致,可在醫院進行吸氧治療。通過增加孕婦吸入的氧氣量,提高母體血氧含量,進而使胎兒獲得更多氧氣,改善胎兒缺氧狀況,促進胎動恢復正常。遵醫囑使用氧氣袋、鼻導管吸氧裝置、面罩吸氧裝置等進行吸氧。
4. 胎心監護:持續進行胎心監護,密切監測胎兒心率變化。胎心監護能實時反映胎兒在子宮內的狀況,若胎動減少但胎心正常,可進一步觀察;若胎心出現異常,能及時發現胎兒窘迫等嚴重問題,以便採取相應措施。
5. 住院觀察:若胎動減少情況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異常,如腹痛、陰道流血等,需住院觀察。住院期間醫生能全面評估孕婦和胎兒情況,隨時進行檢查和處理,保障母嬰安全。
出現36周胎動減少情況,孕婦不要過於緊張,應盡快就醫。日常要多留意胎動變化,保持規律作息和良好心態,嚴格按照醫生要求定期產檢,有任何不適及時告知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