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術後大便不通暢可能是飲食結構不合理、缺乏運動、腸道粘連、吻合口狹窄、神經功能受損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飲食、適當運動、手術治療等。
1. 飲食結構不合理:若術後攝入過多精細食物,膳食纖維不足,腸道蠕動會減慢,導致大便不通暢。應增加富含膳食纖維食物的攝入,如蔬菜菠菜、芹菜等、水果蘋果、香蕉等、全穀類。同時,保證充足水分攝入,每天 1500 - 2000 毫升左右,促進腸道蠕動,軟化大便。必要時遵醫囑用乳果糖口服液、麻仁潤腸丸、便通膠囊來改善便秘情況。
2. 缺乏運動:術後長期臥床或運動量過少,腸道蠕動功能會減弱。患者應盡早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適當活動,如散步,每天 30 分鐘以上,分多次進行;也可在床上進行簡單的翻身、抬腿等動作,促進胃腸蠕動,利於排便。
3. 腸道粘連:手術創傷可能引發腸道粘連,影響腸道正常蠕動和內容物通過。輕度粘連可通過禁食、胃腸減壓、補液等保守治療緩解;若粘連嚴重,出現腸梗阻等情況,可能需再次手術松解粘連。
4. 吻合口狹窄:手術吻合口愈合過程中可能出現狹窄,導致大便通過受阻。輕度狹窄可通過定期擴肛治療;嚴重狹窄則需手術修復或重新吻合。
5. 神經功能受損:手術可能損傷支配腸道的神經,影響腸道正常功能。可通過營養神經藥物治療,如遵醫囑服用甲鈷胺片、維生素 B12 片、谷維素片,配合針灸、理療等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直腸術後大便不通暢要重視日常護理,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養成定時排便習慣。飲食遵循少食多餐原則,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適當進行腹部按摩,以促進腸道蠕動。同時,嚴格按照醫生要求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