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哭鬧中突然呼吸暫停可能是屏氣發作、呼吸道阻塞、喉痙攣、低鈣血症、先天性心臟病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安撫情緒、清除異物、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屏氣發作:多因嬰幼兒受到情緒刺激如疼痛、恐懼、發怒等誘發,發作時寶寶先劇烈哭鬧,隨後出現呼吸暫停,口唇發紺等。此時家長要保持冷靜,將寶寶平放在安全處,解開衣領,輕拍寶寶背部,一般可自行恢復,平時要盡量避免寶寶劇烈情緒波動,減少發作誘因。
2. 呼吸道阻塞:常見因異物吸入或痰液堵塞等導致。若為異物吸入,應立即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者一手固定寶寶頭部,另一手快速衝擊寶寶上腹部,促使異物排出;若是痰液堵塞,可適當給寶寶拍背,從下往上、從外向內,促進痰液鬆動排出,必要時就醫用吸痰裝置吸出痰液。
3. 喉痙攣:多由於喉部肌肉反射性痙攣收縮,使聲帶內收,聲門部分或完全關閉而導致。發作時要保持寶寶安靜,避免刺激,讓寶寶頭後仰、抬高下頜,保持呼吸道通暢,遵醫囑使用地塞米松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異丙托溴銨氣霧劑吸入緩解症狀。
4. 低鈣血症:血鈣降低可導致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引起呼吸暫停。需及時就醫,遵醫囑補充鈣劑如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碳酸鈣顆粒、氯化鈣注射液,同時補充維生素D如維生素D滴劑、阿法骨化醇軟膠囊、骨化三醇膠丸,多帶寶寶曬太陽促進鈣吸收。
5. 先天性心臟病:某些先天性心臟病可導致寶寶在哭鬧時出現呼吸暫停、發紺等。需要完善心臟超聲等檢查明確診斷,根據病情採取藥物治療如地高辛片、呋塞米片、螺內酯片,必要時進行手術治療修復心臟畸形。
日常生活中要密切關注寶寶的狀態,盡量避免寶寶長時間劇烈哭鬧,保證寶寶充足的休息和營養。若寶寶呼吸暫停頻繁發作或伴有其他異常症狀,如發熱、精神萎靡等,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