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寶寶摔到後腦勺,可能是意外碰撞、地面濕滑、活動空間狹窄、家長看護疏忽、寶寶自身平衡感差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密切觀察、及時就醫等。
1. 意外碰撞:寶寶天性活潑好動,在玩耍過程中可能因奔跑、跳躍而不小心撞到傢具、牆壁等尖銳物體導致後腦勺受傷,此時要立即查看受傷部位,若只是輕微紅腫,可先冷敷緩解疼痛腫脹,若有破皮出血需及時清潔消毒包扎。
2. 地面濕滑:家中地面有水漬、油漬等未及時清理,寶寶行走時容易滑倒,致使後腦勺著地。滑倒後要先安撫寶寶情緒,觀察其精神狀態,若精神萎靡、嘔吐等需盡快送醫。
3. 活動空間狹窄:寶寶活動空間內物品擺放雜亂,沒有足夠寬敞的空間供其自由活動,容易在活動時磕碰到後腦勺。要及時清理活動空間雜物,保持寬敞安全,受傷後根據情況判斷是否需要就醫。
4. 家長看護疏忽:家長在寶寶活動時未時刻關注,寶寶摔倒未能及時發現處理。家長要加強看護,摔倒後仔細檢查寶寶身體狀況,必要時帶寶寶去醫院做全面檢查。
5. 寶寶自身平衡感差:一歲半寶寶身體平衡能力還在發育中,走路不穩,容易摔倒。平時可讓寶寶多進行平衡訓練,摔倒後若出現異常症狀如嗜睡、哭鬧不止等要及時就診。
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為寶寶創造安全的生活環境,移除危險物品,地面保持乾燥清潔。寶寶活動時要加強看護,時刻留意其動向。若寶寶摔到後腦勺後出現異常表現,務必及時帶寶寶前往醫院,遵醫囑進行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