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拉血可能是由腸道轉移、凝血功能障礙、腫瘤侵犯血管、放療副作用、血小板減少等原因引起。
1. 腸道轉移:癌症晚期癌細胞易轉移至腸道,在腸道形成新的腫瘤病灶。腫瘤不斷生長,破壞腸道黏膜及血管,導致腸道出血,血液隨糞便排出,就出現拉血現象。比如結直腸癌晚期,腸道內腫瘤破潰出血較為常見。
2. 凝血功能障礙:晚期癌症患者身體機能嚴重受損,肝臟等器官功能下降。肝臟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場所,功能受損會使凝血因子合成減少,導致凝血功能出現障礙,身體容易出血,包括消化道等部位出血,進而表現為拉血。
3. 腫瘤侵犯血管:腫瘤不斷增大,可能直接侵犯周圍血管。當血管被侵蝕破裂後,大量血液流入消化道等部位,最終隨糞便排出體外。像肝癌晚期,腫瘤侵犯門靜脈等血管時,就可能引發嚴重的消化道出血。
4. 放療副作用:部分癌症患者接受放療後,放療區域的組織會受到一定損傷。如果涉及胃腸道等部位,會引起放射性腸炎等併發症,導致腸道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從而出現拉血症狀。
5. 血小板減少:癌症晚期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血小板生成減少。血小板在止血過程中起關鍵作用,數量減少會使止血困難,容易出現消化道等部位出血,表現為拉血。
癌症晚期拉血情況複雜且嚴重,患者及家屬要密切關注病情變化,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護理和治療。日常要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徵,飲食上選擇易消化、柔軟的食物,避免加重消化道負擔,盡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