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詢問痔瘡便血的原因以及適合治療的藥物。
一、痔瘡便血的原因:
痔瘡是肛管或直腸下端靜脈叢充血或瘀血並腫大的常見肛腸病。其便血主要因排便時糞便擦破隆起的曲張靜脈,或排便用力使靜脈壓力升高、破裂出血。內痔是便血的常見根源,它位於齒線以上,由黏膜下痔內靜脈叢擴大曲張形成,表面為黏膜。當乾結糞便通過直腸和肛管時,易摩擦內痔表面黏膜,導致黏膜破損出血。外痔一般不易出血,但當發生血栓、炎症或破損時,也可能出現便血情況。
2.治療痔瘡便血的藥物:
1. 外用藥物:
栓劑:如肛泰栓、馬應龍麝香痔瘡栓等,可直接作用於直腸黏膜,起到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緩解內痔引起的便血。
膏劑:像馬應龍痔瘡膏、雲南白藥痔瘡膏等,塗抹於肛門周圍,可減輕外痔炎症、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對於外痔便血有一定治療作用。
2. 口服藥物:
草木犀流浸液片:能減輕痔核水腫,緩解因水腫壓迫導致的便血,促進靜脈回流,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地奧司明片:可增強靜脈張力,降低血管通透性,減輕痔靜脈曲張引起的便血症狀。
使用藥物治療痔瘡便血時,要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久坐、久站,防止用力排便。若便血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出現大量出血、疼痛劇烈等情況,應及時就醫,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和採取手術等其他治療手段。務必遵循醫生的指導用藥,不可自行隨意增減藥量或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