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胃鏡還要做病理,主要是為了明確病變性質、判斷疾病嚴重程度、指導後續治療、監測病情變化、鑒別疑難病症等。
1. 明確病變性質:胃鏡檢查雖能直接觀察胃部形態、大小、顏色等情況,但對於病變是良性還是惡性難以精准判斷。病理檢查通過對病變組織進行顯微鏡下觀察,能準確區分是炎症、潰瘍,還是腫瘤等,為後續治療提供關鍵依據。
2. 判斷疾病嚴重程度:對於已確定的病變,病理檢查可進一步明確其嚴重程度。比如腫瘤,能判斷腫瘤的分級、分期,瞭解癌細胞的分化程度,從而知曉病情進展情況。
3. 指導後續治療:依據病理結果,醫生可以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治療方案。若是良性病變,可能採取保守治療;若是惡性腫瘤,則需綜合手術、化療、放療等多種手段。
4. 監測病情變化:對於一些慢性疾病或治療後的患者,定期病理檢查有助於監測病情是否有進展、復發等情況,及時調整治療策略。
5. 鑒別疑難病症:在一些症狀不典型、診斷困難的情況下,病理檢查能幫助鑒別不同疾病,避免誤診誤治。
做完胃鏡後做病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規律飲食、避免過度勞累等。檢查後需聽從醫生安排,若病理結果有異常,積極配合後續治療,按時復查,以保障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