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吃菜後吃飯可控制血糖的原因有延緩碳水吸收、增加飽腹感、調節激素分泌、改善食物消化等。
1. 延緩碳水吸收:蔬菜富含膳食纖維,在胃內吸水膨脹,形成一種黏性物質,可減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速度。吃飯前先吃菜,就像給腸胃設置了一道屏障,讓米飯等主食中的糖分不會迅速湧入血液,從而避免血糖快速上升。
2. 增加飽腹感:蔬菜體積大、熱量低,先吃蔬菜能佔據一定胃部空間,使人在吃主食時攝入量自然減少。攝入的碳水化合物總量降低,進入血液的葡萄糖量也相應減少,有助於穩定血糖水平。
3. 調節激素分泌:蔬菜中的營養成分能刺激腸道分泌一些激素,如胰高血糖素樣肽 -1GLP-1等。這些激素可以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幫助身體更好地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進而降低血糖。
4. 改善食物消化:先吃蔬菜能促進胃腸蠕動,讓食物在胃腸道內更好地混合和消化。這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避免因消化不良導致血糖波動。
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先吃菜後吃飯的飲食習慣對控制血糖很有幫助。每餐都盡量先攝入足夠的蔬菜,再適量進食主食。同時,要注意飲食的均衡搭配,控制食物總量。不過,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血糖反應不同,如果血糖問題較為嚴重,應遵循醫生的建議,合理調整飲食和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