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心臟不舒服可能是由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肌病、冠心病、心臟神經官能症等引起,因此需要進行心電圖檢查。
1.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時,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心肌能量代謝異常,影響心臟正常工作。心電圖可出現ST段壓低、T波倒置等特徵性改變,能幫助醫生及時發現心肌缺血情況,判斷缺血的部位和程度,為後續治療提供重要依據。
2. 心律失常:各種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動過速、房顫等,會導致心臟跳動的節律或頻率異常。心電圖能精准捕捉到這些異常的電活動,明確心律失常的類型,對於制定治療方案,如是否需要藥物治療、射頻消融等十分關鍵。
3. 心肌病:不同類型的心肌病在心電圖上有不同表現。擴張型心肌病可能出現多種心律失常及ST-T改變;肥厚型心肌病可見異常Q波等。心電圖檢查有助於初步篩查心肌病,並為進一步診斷和鑒別診斷提供線索。
4. 冠心病:冠心病患者發作時,心電圖會出現相應導聯的ST段改變等典型變化。通過心電圖檢查,醫生能瞭解心肌受損情況,評估病情嚴重程度,對冠心病的診斷、治療及預後判斷都有重要意義。
5. 心臟神經官能症:這類患者雖無心臟器質性病變,但常感覺心臟不適。心電圖檢查可排除心臟器質性疾病,結合患者症狀、體徵等綜合判斷病情,有助於醫生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如心理疏導、藥物調節等。
當感覺心臟不舒服時,應及時進行心電圖檢查。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適度運動、避免情緒大幅波動。若心電圖檢查有異常,務必遵循醫生的建議,積極配合後續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