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為甚麼中風病人會長期癱瘓

發佈時間:2025-07-01 10:51:45

中風病人會長期癱瘓的原因包括腦部血管堵塞、腦部血管破裂、腦組織損傷、神經功能障礙、康復不及時等。

1. 腦部血管堵塞:腦部血管堵塞會導致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得不到充足的養分供應,相應區域的神經細胞功能受損甚至死亡,使得其所支配的肢體等部位無法正常接收神經信號,從而出現癱瘓症狀,若堵塞情況嚴重且未及時疏通,癱瘓就可能長期存在。

2. 腦部血管破裂:血管破裂後,血液在腦組織內積聚形成血腫,會對周圍腦組織產生壓迫,破壞正常的神經傳導通路,影響神經功能,導致肢體運動障礙,若損傷範圍大,恢復困難,長期癱瘓的可能性就很高。

3. 腦組織損傷:中風過程中,無論是缺血還是出血,都會對腦組織造成直接損傷,損傷的腦組織難以在短時間內完全修復,其所負責的運動功能也就難以恢復正常,進而造成長期癱瘓。

4. 神經功能障礙:神經細胞受損後,神經的傳導功能出現異常,不能準確地將大腦的指令傳遞到肢體,使得肢體無法正常運動,而且神經細胞的修復和再生能力有限,導致癱瘓長期持續。

5. 康復不及時:中風後的康復治療至關重要,如果沒有在合適的時間進行有效的康復訓練,肢體的運動功能就難以得到改善,肌肉會逐漸萎縮,關節也會僵硬,最終導致長期癱瘓。

日常生活中,要積極預防中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一旦發生中風,患者和家屬要積極配合醫生,及時開展康復治療,嚴格按照醫囑進行護理和訓練,最大程度降低長期癱瘓等後遺症的發生風險。

相關文章
為甚麼中風病人會長期癱瘓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