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疼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骨質增生、腰椎骨折等。
1.腰肌勞損:多由長期腰部姿勢不良、過度勞累等引起。表現為腰部酸痛、脹痛,勞累後加重,休息後緩解。腰部肌肉可能有壓痛,活動受限程度較輕。
2.腰椎間盤突出:常見於青壯年,多因椎間盤退變、損傷等因素導致。主要症狀為腰部疼痛,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咳嗽、打噴嚏時疼痛加重。嚴重時可出現下肢無力、大小便失禁等。
3.腰椎管狹窄:多見於中老年人,是由於椎管狹窄導致神經受壓。症狀為腰部及下肢疼痛、麻木,行走一段距離後出現下肢無力、跛行,休息後可緩解。
4.腰椎骨質增生:是一種退行性病變,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表現為腰部疼痛,活動時加重,休息後減輕。有時可伴有腰部僵硬感。
5.腰椎骨折:多由外傷引起,如高處墜落、車禍等。腰部疼痛劇烈,活動受限明顯,可能伴有下肢感覺、運動障礙。
腰椎疼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避免長時間彎腰、久坐。加強腰部肌肉鍛鍊,增強腰部的穩定性。如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