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的臨床表現有持久的胸骨後劇烈疼痛、發熱、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壓和休克等。
1.持久的胸骨後劇烈疼痛:多為突然發作,疼痛劇烈且持續時間較長,休息或含服消酸甘油不能緩解,常伴有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瀕死感。
2.發熱:一般在疼痛發生後24 - 48小時出現,體溫多在38℃左右,持續約一周。
3.心律失常:多發生在起病1 - 2天內,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見,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等。
4.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幾天內發生,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發紺、煩躁等症狀。
5.低血壓和休克:疼痛期間血壓下降常見,但未必是休克。如疼痛緩解而收縮壓仍低於80mmHg,且病人表現為煩躁不安、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細而快、大汗淋灕、尿量減少等,應考慮休克的可能。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治療後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低鹽、低脂飲食,戒煙限酒等。同時,要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復查,按時服藥,以預防病情的復發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