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蛋白尿可能是功能性蛋白尿、體位性蛋白尿、腎小球性蛋白尿、腎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生活方式、藥物治療、定期復查等。
1.功能性蛋白尿:多發生在劇烈運動、發熱、寒冷、精神緊張等情況下,是一種暫時性蛋白尿。一般在誘因去除後,蛋白尿可自行消失。
2.體位性蛋白尿:常見於青少年,直立時出現蛋白尿,臥位時消失。通常無需特殊治療,定期復查尿常規即可。
3.腎小球性蛋白尿:是由於腎小球濾過膜損傷,導致蛋白質濾出增多。常見於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等。治療方法包括遵醫囑使用潑尼松片、氫氯噻嗪片、環磷酰胺膠囊等藥物,以減輕炎症、消除水腫、抑制免疫反應。
4.腎小管性蛋白尿:是由於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導致蛋白質從尿中排出。常見於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等。可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顆粒、頭孢克肟分散片、金水寶膠囊等藥物進行抗感染、保護腎功能治療。
5.溢出性蛋白尿:是由於血液中出現異常蛋白質,超過了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導致蛋白質從尿中排出。常見於多發性骨髓瘤、溶血性貧血等。治療原發病是關鍵,如針對多發性骨髓瘤,可採用化療、靶向治療等方法。
小兒出現蛋白尿後,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就醫,明確病因,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要注意讓孩子多休息,避免勞累,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