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是否為附件炎可從症狀、婦科檢查、B超檢查、實驗室檢查、腹腔鏡檢查等方面入手。
1. 症狀:附件炎患者常出現下腹部疼痛,多為雙側性,有時也可為單側,疼痛程度不一,可為隱痛、墜脹樣痛或劇痛,常在勞累、性交後加重。還可能伴有白帶增多、質地異常,顏色可發黃,有異味。月經也會受影響,出現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等情況,部分患者會有發熱症狀,嚴重時體溫可超過38℃ 。
2. 婦科檢查:醫生通過雙合診檢查,可發現附件區有明顯壓痛,有時能觸及增粗的輸卵管或附件區的包塊,提示可能存在炎症。
3. B超檢查:能清晰顯示附件區的形態、結構,若有輸卵管積水、附件炎性包塊等情況,在B超圖像上會有相應表現,輔助診斷附件炎。
4. 實驗室檢查:血常規檢查中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比例可能升高,提示有炎症存在。C反應蛋白、血沈也會增高。陰道分泌物檢查可發現致病菌,明確病原體。
5. 腹腔鏡檢查:可直接觀察附件區的情況,如輸卵管、卵巢是否有充血、水腫、粘連等炎症表現,對於診斷困難的病例有重要價值。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個人衛生,尤其是經期和性生活衛生,保持外陰清潔,避免不潔性行為。若懷疑有附件炎,應及時就醫,積極配合醫生檢查和治療,嚴格遵醫囑用藥,不可自行停藥或增減藥量,以免影響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