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黃疸通常會反復。母乳性黃疸是因母乳餵養而出現的黃疸,一般在出生後3-8天出現,1-3周達到高峰,6-12周逐漸消退。
母乳中某些成分可能影響膽紅素代謝,導致膽紅素在體內堆積,進而引發黃疸。當繼續母乳餵養時,這些成分持續作用,黃疸就可能反復出現。不過,隨著嬰兒肝臟功能逐漸完善,對膽紅素的代謝能力增強,黃疸反復的情況會逐漸減輕。
母乳性黃疸反復的程度和持續時間因人而異。有的嬰兒黃疸反復較輕微,對生長髮育沒有明顯影響;而有的嬰兒黃疸反復較為明顯,膽紅素水平較高,可能需要採取一些措施干預,比如暫停母乳餵養3-5天,待黃疸減輕後再恢復母乳餵養。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密切關注嬰兒的黃疸情況,包括皮膚黃染程度、鞏膜顏色等。同時,要保證嬰兒充足的奶量攝入,促進膽紅素通過糞便排出體外。如果黃疸反復情況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診斷和治療,切不可自行隨意處理,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