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囊炎在症狀、發病特點、體徵、檢查結果、治療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區別。
1.症狀:急性膽囊炎起病急,右上腹疼痛劇烈,可伴有發熱、惡心、嘔吐等;慢性膽囊炎症狀相對較輕,常為右上腹隱痛、腹脹、噯氣等。
2.發病特點:急性膽囊炎多由膽囊結石梗阻、細菌感染等引起,發病迅速;慢性膽囊炎多由急性膽囊炎反復發作或長期膽囊結石刺激所致,病程較長。
3.體徵:急性膽囊炎時,右上腹可有明顯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慢性膽囊炎體徵一般較輕,可有右上腹輕壓痛。
4.檢查結果:急性膽囊炎時,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B 超可見膽囊增大、膽囊壁增厚等;慢性膽囊炎時,B 超可顯示膽囊壁增厚、膽囊縮小等,但炎症指標升高不如急性膽囊炎明顯。
5.治療方法:急性膽囊炎一般需要禁食、抗感染、解痙止痛等治療,必要時手術;慢性膽囊炎可先採取保守治療,如飲食調整、利膽等,若症狀反復發作或伴有膽囊結石,也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無論是急性膽囊炎還是慢性膽囊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油膩、辛辣食物,避免暴飲暴食。同時,要定期進行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