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心內膜炎的症狀包括發熱、心臟雜音、皮膚瘀點瘀斑、貧血、脾腫大等。
1.發熱:是最常見的症狀,體溫可高達39℃以上,且多為不規則熱型。患者常伴有寒戰、乏力等全身症狀。
2.心臟雜音:由於心內膜受到細菌感染,導致心臟瓣膜受損,產生雜音。雜音的性質和強度可因病變部位和程度而異。
3.皮膚瘀點瘀斑:較為常見,多分布於四肢、口腔黏膜及眼結膜等處。這是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小血管炎,導致血管壁受損,血液滲出所致。
4.貧血:由於細菌感染和炎症反應,影響了紅細胞的生成和破壞,導致貧血。患者可出現面色蒼白、乏力、頭暈等症狀。
5.脾腫大:部分患者可出現脾腫大,這是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應,導致脾臟充血、腫大。
細菌性心內膜炎是一種嚴重的疾病,需要及時治療。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態,加強營養,提高自身免疫力,以促進病情的恢復。同時,應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