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毛膜癌與侵蝕性葡萄胎的區別一般體現在病因、病理、症狀、轉移、治療等方面。
1.病因:絨毛膜癌多繼發於葡萄胎、流產或足月分娩以後,多為生育期婦女;侵蝕性葡萄胎多繼發於葡萄胎之後,少數繼發於足月產或流產後,多為生育期婦女。
2.病理:絨毛膜癌在顯微鏡下可見大量滋養細胞及出血壞死,無絨毛結構;侵蝕性葡萄胎在顯微鏡下可見絨毛結構或退化的絨毛陰影及滋養細胞增生。
3.症狀:絨毛膜癌常表現為陰道持續不規則流血,子宮增大變軟,腹痛,卵巢黃素化囊腫;侵蝕性葡萄胎多繼發於葡萄胎後,表現為不規則陰道流血,子宮復舊不全或不均勻性增大,黃素化囊腫。
4.轉移:絨毛膜癌極易發生血行轉移,常見轉移部位為肺、陰道、腦及肝等;侵蝕性葡萄胎主要通過血行轉移,轉移部位以肺最多見,其次是陰道、宮旁,腦轉移較少見。
5.治療:絨毛膜癌以化療為主,手術為輔;侵蝕性葡萄胎以化療為主,手術為輔,年輕未育者盡可能不切除子宮,以保留生育功能。
無論是絨毛膜癌還是侵蝕性葡萄胎,患者都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注意休息,加強營養,以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