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起小米粒疙瘩還癢,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這種情況可能是皮膚過敏的表現,比如接觸了過敏原,如花粉、塵蟎、某些化妝品或食物等,引起皮膚的過敏反應,出現疙瘩和瘙癢。也可能是濕疹,這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與遺傳、環境、免疫等因素有關,除了起疙瘩和瘙癢外,還可能有皮膚發紅、滲出等症狀。另外,痱子也可能導致這種情況,尤其在炎熱潮濕的環境中,汗液排出不暢,容易堵塞毛孔,形成痱子,伴有瘙癢。還有可能是真菌感染,如體癬,也會出現類似的症狀。
如果是皮膚過敏引起的,可以使用抗過敏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同時要避免接觸過敏原。如果是濕疹,可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症狀嚴重時可能需要口服免疫抑制劑。對於痱子,要保持皮膚清潔乾燥,可使用痱子粉,穿著寬松透氣的衣物。如果是真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真菌藥物,如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
以上藥物的使用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要自行用藥。同時,要注意皮膚的清潔衛生,避免搔抓,以免引起皮膚感染。飲食上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發物。如果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以便明確診斷,進行針對性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