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性肝炎,進行乙肝檢查對於診斷、治療和監測病情具有重要意義。乙肝檢查的項目主要包括乙肝五項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體、乙肝e抗原、乙肝e抗體、乙肝核心抗體、肝功能檢查、乙肝病毒DNA定量檢測、肝臟B超等。通過這些檢查,可以瞭解患者是否感染乙肝病毒、病毒的複製情況、肝臟的功能狀態以及是否存在肝臟損傷等。
一、乙肝五項
1. 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
2. 乙肝表面抗體:陽性表示對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3. 乙肝e抗原:陽性提示病毒複製活躍,傳染性強。
4. 乙肝e抗體:陽性表示病毒複製減弱或停止。
5. 乙肝核心抗體:陽性提示曾經感染過乙肝病毒。
2.肝功能檢查
包括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膽紅素、白蛋白等指標,用於評估肝臟的功能狀態。
3.乙肝病毒DNA定量檢測
可反映病毒的複製水平,對判斷病情和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
4.肝臟B超
可以觀察肝臟的形態、大小、結構等,瞭解是否存在肝臟病變。
在進行乙肝檢查時,檢查前要保持空腹,一般要求禁食8小時以上;避免飲酒和過度勞累,以免影響檢查結果;如果正在服用藥物,應告知醫生,以便醫生判斷是否需要停藥;檢查時要放鬆心情,配合醫生進行檢查。如果檢查結果異常,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