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炎和腦膜炎都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性疾病,但在發病部位、症狀、病因、檢查、治療等方面存在一些區別。
1.發病部位:腦炎主要是腦實質的炎症,病變主要在腦實質;腦膜炎則是腦膜的炎症,病變主要在腦膜。
2.症狀:腦炎患者常有發熱、頭痛、嘔吐、抽搐、意識障礙等,還可能出現肢體癱瘓、失語等神經系統功能障礙;腦膜炎的主要症狀為發熱、頭痛、嘔吐、頸項強直等,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相對較輕。
3.病因:腦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單純皰疹病毒、乙型腦炎病毒等,也可由細菌、真菌、寄生蟲等感染引起;腦膜炎主要由細菌感染引起,如腦膜炎雙球菌,也可由病毒、結核桿菌等感染引起。
4.檢查:腦炎患者的腦電圖、頭顱CT或MRI等檢查可能顯示腦實質的異常;腦膜炎患者的腦脊液檢查中,細胞數和蛋白含量增高,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
5.治療:腦炎的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進行抗病毒、抗菌或抗寄生蟲治療,同時給予對症支持治療,如控制高熱、抽搐等;腦膜炎的治療除了針對病因治療外,還需要及時使用能透過血腦屏障的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
無論是腦炎還是腦膜炎,患者都需要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強體質,預防感染,避免接觸傳染源。如果出現發熱、頭痛等症狀,應及時就診,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