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麻疹患者發熱超過39℃算比較嚴重。通常體溫處於39℃ - 40℃及以上時,提示病情較為嚴峻。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熱是其主要症狀之一。當病毒在體內大量繁殖,刺激免疫系統產生免疫反應時,會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紊亂,進而引起發熱。體溫越高,說明病毒在體內的複製活動可能越活躍,對身體各器官和系統造成的影響也可能越大。
在麻疹病程中,高熱可能引發多種併發症。比如高熱驚厥,尤其是對於兒童患者,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過高的體溫容易導致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引發驚厥發作。還可能引起脫水,持續的高熱會使身體通過皮膚和呼吸散失大量水分,如果沒有及時補充,就會出現脫水症狀,影響身體正常代謝和循環。高熱還可能加重肺部、心臟等器官的負擔,增加肺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日常生活中,若發現麻疹患者體溫超過39℃,應及時採取降溫措施,如使用退熱藥物、物理降溫等。同時,要讓患者多休息、多飲水,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入,以增強身體抵抗力。但這些措施只是初步處理,關鍵還是要及時就醫,嚴格按照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方案進行治療,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