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查出腎結石後,不必過於驚慌。腎結石是晶體物質如鈣、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在腎臟的異常聚積所致,為泌尿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如果腎結石較小,且沒有引起明顯的症狀,一般可以通過多喝水、多運動等方式促進結石排出。如果腎結石較大或引起了腎積水、尿路感染等併發症,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體外衝擊波碎石、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等。
在飲食方面,腎結石患者
一、限制草酸的攝入。草酸是形成腎結石的重要成分之一,富含草酸的食物有菠菜、莧菜、竹筍、巧克力、草莓等,應盡量少吃。
2.減少高鈣食物的攝入。過量的鈣攝入可能會增加腎結石的形成風險,應避免過量食用牛奶、豆製品、蝦皮等高鈣食物。
3.控制嘌呤的攝入。嘌呤代謝後會產生尿酸,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鹽沈澱,從而形成結石。富含嘌呤的食物有動物內臟、海鮮、肉湯等,應適量食用。
4.增加水分的攝入。多喝水可以稀釋尿液,減少晶體的形成,有助於結石的排出。建議每天飲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
對於體檢查出腎結石的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飲食調整。同時,要定期進行復查,觀察結石的變化情況。如果出現腰痛、血尿、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應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