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補充血容量、控制感染、糾正酸鹼平衡失調、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及應用糖皮質激素等。
1.補充血容量:感染性休克時,有效循環血量減少。通過快速補液,如生理鹽水、右旋糖酐40氯化鈉注射液、羥乙基澱粉氯化鈉注射液等,可以增加血容量,改善組織灌注和氧供。
2.控制感染:感染是感染性休克的根本原因。盡早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膠囊、左氧氟沙星片等,進行抗感染治療,以清除病原體,減輕炎症反應。
3.糾正酸鹼平衡失調:感染性休克患者常出現代謝性酸中毒。根據血氣分析結果,應用碳酸氫鈉注射液等藥物糾正酸中毒,有助於恢復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
4.應用血管活性藥物:當患者出現低血壓時,可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如去甲腎上腺素注射液、多巴胺注射液、腎上腺素注射液等,以調節血管張力,提高血壓,改善組織灌注。
5.應用糖皮質激素:對於病情嚴重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可短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片、氫化可的松片、潑尼松片等,具有抗炎、抗休克作用,有助於緩解病情。
感染性休克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密切監測生命體徵、血流動力學指標等,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同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休息,加強營養,提高自身免疫力,以促進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