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表面掉了一小塊可能是齲齒、牙齒外傷、長期磨牙、牙釉質發育不全、牙結石脫落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補牙、修復治療、調整生活習慣等。
1.齲齒:牙齒受到細菌侵蝕,導致牙體硬組織破壞。早期可能無明顯症狀,隨著病情發展,可出現齲洞、牙痛等。遵醫囑用藥,如人工牛黃甲硝唑膠囊、阿莫西林膠囊、布洛芬緩釋膠囊等。治療方法主要是補牙,去除齲壞組織後,用補牙材料填充齲洞。
2.牙齒外傷:受到外力撞擊或咬硬物時,牙齒可能會出現缺損。如果缺損較小,可進行補牙或貼面修復;如果缺損較大,可能需要進行根管治療後再進行牙冠修復。
3.長期磨牙:長期磨牙會導致牙齒表面磨損,嚴重時可出現牙齒缺損。可通過佩戴磨牙墊來減少牙齒磨損。同時,遵醫囑使用鎮靜安神的藥物,如安神補腦液、谷維素片、維生素B1片等,緩解精神壓力,改善磨牙症狀。
4.牙釉質發育不全:在牙齒發育期間,由於營養障礙、內分泌失調、感染等因素,導致牙釉質發育不全,牙齒表面容易出現缺損。可進行貼面或烤瓷牙修復,改善牙齒外觀和功能。
5.牙結石脫落:牙結石是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硬性沈積物,當牙結石脫落時,可能會讓人誤以為是牙齒表面掉了一塊。這種情況需要進行潔牙治療,去除牙結石和牙菌斑,保持口腔清潔。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口腔衛生,早晚刷牙,飯後漱口,使用牙線等清潔工具。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及時發現和治療口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