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後牙齦一直出血可能是牙結石殘留、牙齦損傷、局部炎症、凝血功能異常、高血壓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清除殘留結石、局部止血、抗炎治療、改善凝血功能、控制血壓等。
1.牙結石殘留:洗牙後可能有少量牙結石殘留,刺激牙齦導致出血。可再次進行潔治術,徹底清除牙結石,如遵醫囑使用齦下刮治器等器械去除殘留結石。
2.牙齦損傷:洗牙過程中可能對牙齦造成損傷,引起出血。可通過局部壓迫止血,如使用無菌棉球或紗布按壓出血部位。
3.局部炎症:牙齦本身存在炎症,洗牙後炎症可能加重,導致出血。需進行抗炎治療,遵醫囑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呋辛酯片等藥物消除炎症。
4.凝血功能異常:某些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等可能導致凝血功能異常,引起洗牙後牙齦持續出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血常規、凝血功能檢查等,以明確診斷,並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
5.高血壓:高血壓患者血管壓力較大,洗牙後容易出現牙齦出血。需要控制血壓,遵醫囑服用硝苯地平緩釋片、卡托普利片、纈沙坦膠囊等降壓藥物。
洗牙後牙齦一直出血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查明原因並進行相應的治療。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口腔衛生,按時刷牙,使用牙線等清潔工具,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