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置換術後疼痛、腫脹可能是手術創傷、感染、假體鬆動、關節積血、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手術創傷:膝關節置換手術會對周圍組織造成一定的損傷,引起術後疼痛和腫脹。這種情況通常在術後早期出現,隨著傷口愈合和組織修復,症狀會逐漸減輕。可採取冷敷、抬高患肢等方法緩解症狀,遵醫囑用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塞來昔布膠囊、洛索洛芬鈉片等。
2.感染:術後感染是膝關節置換術後疼痛、腫脹的常見原因之一。感染可導致局部紅腫、發熱、疼痛等症狀,嚴重時可引起假體鬆動和關節功能障礙。需要進行抗感染治療,遵醫囑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膠囊、左氧氟沙星片等。
3.假體鬆動:假體鬆動是膝關節置換術後的一種嚴重併發症,可導致疼痛、腫脹和關節功能障礙。需要通過影像學檢查進行診斷,如X線、CT等。一旦確診,可能需要進行翻修手術。
4.關節積血:手術中或術後出血可能會導致關節積血,引起疼痛和腫脹。少量積血可通過穿刺抽吸治療,大量積血可能需要手術清除。
5.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術後長期臥床可能會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引起患肢腫脹、疼痛。需要進行抗凝治療,遵醫囑使用藥物如華法林鈉片、利伐沙班片、達比加群酯膠囊等。同時,可進行物理治療,如按摩、熱敷等,促進血液循環。
膝關節置換術後,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康復訓練,逐漸恢復關節功能。同時,要注意觀察傷口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